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>休閑 >MLED面板為何「漲」聲不斷? 正文
時間:2023-08-02 01:38:17 來源:網絡整理編輯:休閑
新技術的出現,成為產業變革的催化劑。每一次周期性的變動,則是市場的再調整。在新的消費環境下,成熟的新技術才是刺激消費的關鍵。創維總工程師吳偉曾對鈦媒體App表示,為了追求更高的對比度、清晰度,為用戶帶
新技術的面板出現,成為產業變革的為何催化劑。每一次周期性的漲聲美女操逼APP變動,則是不斷市場的再調整。
在新的面板消費環境下,成熟的為何新技術才是刺激消費的關鍵。創維總工程師吳偉曾對鈦媒體App表示,漲聲為了追求更高的不斷對比度、清晰度,面板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為何體驗,全行業都在積極探索新技術的漲聲應用。
從CRT到LCD,到OLED,再到現在的不斷MLED(Mini/Micro LED),每一次顯示技術的面板更迭,都重塑了終端的為何競爭格局。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的漲聲核心,MLED低功耗、高顯示等特點,正在成為各大終端廠商布局的核心。
中信證券研報指出,2021年Mini LED進入商用元年,預計2023年供應鏈降本及顯示行業需求觸底復蘇下有望持續滲透,Micro LED也有望在可穿戴領域嶄露頭角。最新數據顯示,上半年國內電視市場仍處于負增長,但Mini LED產品卻實現了不錯的增長,618期間零售量較去年同期更是實現翻倍增長。
Mini LED電視的增長,符合新技術在終端應用的規律,成本的下降加上品牌商卷起的價格戰,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。不過,美女操逼APP伴隨著上游庫存的出清,加上經營上的壓力,多家廠商上調MLED等面板價格。傳導至終端,這也是一次周期性下的“價值調整”,長期來看,價格戰或將不再流行,彩電企業需尋找更有效的市場競爭方式。
從1到N,MLED迎來爆發
相比較“傳統”顯示技術,MLED正在成為拉動行業前進的新馬車。洛圖科技(RUNTO)預測數據顯示,2023年,預計全球MLED顯示終端市場規模將超100億美元,同比增長超60%。
洛圖科技(RUNTO)研究總監鄭海艷告訴鈦媒體App,新型顯示MLED的應用進入商業顯示和消費級市場,應用規模巨量增長。終端應用方面,產品在大屏顯示應用規模不斷提升,在TV、VR、車載產品等市場新品不斷面市,上游面板企業積極在此市場領域布局。
當下,對比Micro LED,MiniLED在生產難度及成本上要更低,因此早一步進入商用,MiniLED直顯已于2018年量產。相比較傳統的LED,MiniLED雖然本質上還是液晶,但它擁有更小、更迷你的發光二極管。
在同樣的大屏尺寸內,MiniLED的單位面積密度更高,可以彌補傳統LED對比度不足、背光控制精度低等缺點。
吳偉指出,“由于物理特性上的差異,Mini LED和OLED之間仍有差距,但伴隨著整機廠在新技術研發上的投入,這種差距正在被不斷地縮小?!苯刂恋浆F在,包括TCL、創維、小米、海信等主流品牌都已經推出Mini LED電視產品。
不僅僅是在電視終端,Mini LED也正在大幅提升車載屏幕的體驗。此前,鈦媒體App在京東方IPC大會上就看到,包括蔚來、飛凡等品牌,在部分車型上搭載了一塊或多塊Mini LED屏幕,高畫質的體驗,也成為產品的賣點。
中信證券指出,未來2至4年將是Mini LED產能的高速擴張期。根據Arizton預測,到2024年,全球MiniLED背光市場規模將達到23.2億美元,2020年-2024年復合增速達到148%。同時,Omdia也預測,全球MiniLED背光TV產品銷量將由2019年的400萬臺增長至2025年的5280萬臺,年均復合增速53.73%。
需要指出的是,雖然Micro LED由于成本和工藝上的原因,并未大規模量產應用,但仍被認為將是未來市場的主流,而Mini LED更多的是一個過渡,尤其是在蘋果提出空間計算概念之后,許多業內人士認為Micro LED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速。此前有報道稱,為了對下一代顯示技術有更多的話語權,蘋果過去10年至少斥資10億美元在研發Micro LED技術和樣品上。
JM Insights聯合創始人兼COO周波表示,Micro LED具有高亮度、高PPI、高刷新率、低功耗、無限拼接等優勢,將在空間計算時代大有可為。特別隨著5G、人工智能和XR頭戴式終端顯示設備不斷發展,空間計算時代將加速到來,Micro LED將在空間計算時代無處不在。
據了解,產業鏈的完善加上技術的成熟,Micro LED的成本正在以每年10%-15%的幅度在下降。據高工產研LED研究所(GGII)預計,2025年全球Micro LED市場規模將達35億美元,2027年將達到100億美元大關。
從1到N,MELD加速量產,除了終端市場的高速擴張之外,資本也將目光聚焦在該領域。鄭海艷表示,市場投資方面,由于MLED新型顯示面板具有很高的應用前景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投資于這個領域。例如,阿里入股Micro LED制造商JBD,不只是阿里看好MLED市場,全球科技大廠基本都在緊鑼密鼓地布局MLED領域。
GGII統計數據顯示,中國針對Mini/Micro LED等領域的投資呈現火熱狀態,繼2020年Mini/Micro LED等領域新增投資約430億元及2021年Mini/Micro LED等領域新增投資750億元之后,2022年上半年,國內市場針對Mini/Micro LED等領域的投資增長至接近600億元規模。
另外,面板龍頭企業也紛紛向上游布局MLED業務。7月初,京東方超20億認購華燦光電股份獲批,合作的重點方向在于MLED業務。更早些時候,海信視像接連增持乾照光電,并取得控制權,也是為了加快MLED等新技術的研發和產品推廣,建立未來在市場、供應鏈上的資源優勢。
“漲”聲不斷,原因幾何?
去年以來,MLED產品市場飛速發展,今年上半年表現不俗。根據GfK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,2023年第1-26周,線上市場中MLED產品零售量同比增長192.7%,零售額同比增長218.7%;線下市場中MLED零售量同比增長150.3%,零售額同比增長154.7%。
與此同時,在國內電視行業恢復期,Mini LED已經成為市場的核心增長點。數據顯示,一季度,Mini LED電視的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.3%。今年618期間,中國電視線上公開零售渠道銷售總量同比下降約10%,對比之下,Mini LED電視零售量較去年同期實現翻倍增長。
談及MLED市場未來的發展,GfK彩電品類資深分析師Zoey He對鈦媒體App表示,在當下產品同質化嚴重,市場增長乏力的彩電市場,下半年以MLED為代表的高端產品還將引領市場發展,預計2023年度MLED產品零售量將超過百萬臺。
通常情況下,按照產業的正常發展規律,技術、工藝以及配套產業鏈的成熟,會讓新技術的成本降低。不過,今年以來,多家MLED面板廠商發布漲價通知。
其中,京東方A子公司京東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,決定將于7月1日起對BOE MLED產品價格作適度調整,具體調整幅度將另行通知。利亞德也早在5月就宣布以不同幅度上調各型號產品價格,其中Micro LED顯示產品上調10%。
對于漲價背后的原因,各家企業給出的回答都很統一:原材料成本的上漲。晶芯科技指出,近幾個月來,由于各類原材料價格呈現上漲趨勢,導致生產成本急劇上升,與此同時相關營運成本如運輸配送等也不斷增加。
Zoey He向鈦媒體App解釋稱,MLED面板價格上漲不是偶然因素,近兩年彩電、顯示屏等多行業紛紛承壓,傳導到上游面板廠商,亦在這兩年經歷了較大虧損,面板價格一度跌破了現金成本。
簡單來說,MLED價格的上漲,其實也是周期性調整下的必然。從價格角度,現在的價格相比較初期已經下降很多,在上游虧損壓力以及庫存出清后,此次的上漲是周期性的回調。
“在全球環境形勢持續嚴峻,國內經濟在疫情后有序階段性恢復的大背景下,面板廠商近一年來不斷控產以應對虧損,保持企業良性運轉,因而引發了MLED價格的持續上漲”,Zoey He說道。
成本倒掛、庫存去化步入尾聲,只是MLED漲價的部分原因。不可忽略的一點是,下游訂單回暖以及新興行業應用發展帶來的高需求,也是漲價的原因之一。
利亞德就曾在公告中表示,5月份時,公司發了兩份漲價通知,一份是對于常規產品,原因是上游原材料漲價;還有一份是針對公司Micro產品,Micro推出2年多,現在價格跟最初比已經下降了很多,目前已經供不應求,所以公司做出提價。
告別唯價格戰論
周期性下的“價值調整”
成本,是決定新技術應用以及市場戰略的關鍵。MLED價格的上漲,毫無疑問將會影響企業的備貨庫存,繼而影響終端市場的表現。
價格上調后,壓力也自然轉移到彩電整機廠商。目前,部分彩電企業已經發布漲價通知,下半年彩電價格將會上揚,吳偉也向鈦媒體App透露,創維也在終端進行了相應的調整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次漲價潮,并不僅僅是面向高端MLED面板。據LEDinside不完全統計,自今年5月以來,已有超20家LED相關企業調整產品價格,涉及LED封裝、模組、顯示屏等環節,上調幅度5%~20%不等。
圖片來源:洛圖科技
據了解,上游面板從2月起,以月平均5美元以上的大幅度漲價至今。洛圖科技公布的數據顯示,6月,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大幅普漲,根據面板廠的經營計劃和控盤邏輯,7月面板價格仍將繼續上漲,后市8月難以預測,但大概率仍將上漲。
《中國電視市場品牌出貨月度追蹤》數據顯示,2023年上半年,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達到1711.5萬臺,較2022年同期微降0.5%。在整體市場表現弱于預期的背景下,面板供需兩方的虧損,正是電視市場不健康的表現。
目前,電視行業已進入存量市場,一位產業鏈人士透露,在周期性調整下,此次面板價格的上漲,短期來看,是上游廠商基于虧損壓力下的平衡。長期來看,成本的上升,也給行業的價格戰降了溫,更是一次“價值調整”,彩電企業將尋找更有效的市場競爭方式。
Zoey He也認為,企業將不再唯價格戰論,有益于市場的良性運轉;另一方面,整體市場將向著更高端更精細更專業的方向發展,為消費者提供更貼合其使用場景需求的產品和服務,產品結構也將得到改善。
當下,MLED仍處于上升期,過高的價格不利于產品的普及和市場的擴張,但價格戰帶來的也只會是一時的表面增長,損害的則是全行業的利益。行業秩序“重回正軌”,才有利于技術和產品的普及以及產業上下游的健康發展。
交通線上戰高溫|“鋼軌醫生”不畏“烤驗”為中歐班列保安全2023-08-02 01:34
三星Galaxy S24 Ultra相機規格曝光:2億主攝依舊 長焦變化明顯2023-08-02 01:06
理論一點點|“大城”和“強城”區別在哪?2023-08-02 00:39
今年首個高溫中暑氣象預報發布!2023-08-01 23:59
理想汽車新增7座超充站,已在全國運營37座5C超級充電站2023-08-01 23:51
比亞迪離職潮,車企庫存積壓的冰山一角2023-08-01 23:51
這就是信心2023-08-01 23:37
微軟預計AI業務年收入將達100億美元:股價創新高2023-08-01 23:29
禾賽與英偉達合作再升級 將加快激光雷達集成上車速度2023-08-01 23:17
這就是信心2023-08-01 22:54
以一敵三!寧德時代上半年營收接近韓國三大電池制造商營收2023-08-02 01:24
追風口能手 昆侖萬維要收購一起開發“天工大模型”的奇點智源2023-08-02 01:10
US urged to respect China's core interests2023-08-02 00:51
稅費優惠政策持續發力 我國經營主體逐步活躍向好2023-08-02 00:34
理想汽車新增7座超充站,已在全國運營37座5C超級充電站2023-08-02 00:32
表舅老黃要小心了,AMD蘇媽又來搶業務了2023-08-02 00:17
健客領跑行業,構建智慧慢病服務生態圈2023-08-02 00:16
人民論壇漫評2023-08-02 00:04
今年上半年全國網信系統累計約談5518家網站2023-08-01 23:21
太炫酷!衛星帶你“打卡”杭州亞運會場館2023-08-01 23:03